天寿陵园电话

400-856-6697

天寿陵园电话号码

400-856-6697

中华永久陵园在官厅,一起去看看这个陵园吧!

分类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7-14 11:04

在北京市延庆区与河北省怀来县交界处的官厅水库北岸,坐落着一处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特殊场所——中华永久陵园。这座占地千亩的生态陵园,背靠燕山余脉,面朝碧波万顷的官厅湖,以"山水相依、天人合一"的规划理念,成为京津冀地区独具特色的生命纪念公园。

购墓电话:400-856-6697微信咨询

一、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
中华永久陵园位于北纬40°的黄金气候带,地处燕山山脉与官厅水库交汇处,距北京市区约90公里,京藏高速、京礼高速均可直达。陵园所在区域四季分明:春季山花烂漫,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-8℃,秋季层林尽染,冬季雪覆群山,形成"春赏杏花、夏观碧波、秋览红叶、冬品雪霁"的景观循环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水文环境。官厅水库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,水域面积达280平方公里,陵园3公里湖岸线经过生态修复,种植芦苇、菖蒲等水生植物,吸引白鹭、野鸭等20余种鸟类栖息。园区内还保留着原生油松林和百年核桃树,绿化覆盖率超过80%,PM2.5年均值低于35微克/立方米,堪称"天然氧吧"。

二、历史文化底蕴
这片土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。陵园所在的怀来盆地,是远古"涿鹿之战"的发生地,附近有黄帝城遗址、鸡鸣驿古城等文化地标。园区设计巧妙融入了传统堪舆文化:整体坐北朝南,呈"太师椅"地形,中轴线正对水库中央的卧牛山,暗合"背山面水、藏风聚气"的传统理念。

在建筑风格上,陵园突破传统墓园形制,将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。入口处的"生命之环"雕塑采用青铜铸就,直径9.9米,表面镌刻《道德经》选段;纪念广场地面镶嵌二十四节气铜雕;生态葬区以"曲水流觞"为灵感设计水系景观。这些细节处处体现着对生命文化的现代表达。

三、特色服务与创新实践
作为民政部批准的合法经营性公墓,中华永久陵园在服务模式上有多项创新:

1. 生态葬示范区
推出草坪葬、花坛葬、树葬等多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,其中"生命花园"项目采用可降解骨灰容器,地表不留碑刻,代之以二维码电子纪念系统。园区还设有北京首个"水葬纪念广场",为选择水体安葬者提供追思场所。

2. 智慧陵园系统
通过"云祭扫"平台,家属可远程献花、点灯、留言;墓地配备物联网传感器,实时监测环境数据;AR技术还原逝者生平故事,实现"数字永生"。2024年上线的"数字纪念馆",已为300多个建立跨代际电子族谱。

3. 人文关怀服务
设立专业生命礼仪团队,提供个性化告别仪式设计;心理咨询室常年开展哀伤辅导;每年清明举办"诗歌祭"、"音乐追思会"等现代纪念活动。2025年新建的"生命教育馆",通过沉浸式展览讲述生命文化发展史。

四、实地探访见闻
清晨的陵园最具诗意。薄雾中的官厅湖泛着银光,沿着花岗岩步道前行,两侧的紫薇树正在花期。在朝露未晞的草坪葬区,自动喷灌系统激起彩虹般的水雾,几只戴胜鸟在草坪上跳跃觅食。

工作人员介绍,园区特别注重生态平衡: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,收集雨水灌溉,甚至专门保留了一片"野草区"维持昆虫多样性。在树葬区,每棵树下安葬者可自主选择树种,紫玉兰、元宝枫、白皮松等构成四季变化的植物群落。

登上观景台远眺,水库对岸的风力发电机缓缓旋转,近处墓区错落有致地隐现于绿荫中。与传统墓园的肃穆感不同,这里更像一座充满生机的纪念公园——晨练的老人在步道上慢跑,写生的学生在湖边支起画架,甚至有新人选择在玫瑰园拍摄婚纱照。

五、交通与参观指南
自驾路线:
- 京藏高速(G6)→东花园出口→康祁公路北行10公里
- 京礼高速(G7)→怀来出口→东花园方向行驶15公里

公共交通:
- 北京德胜门乘880路快车至"中华永久陵园"站
- 京张高铁怀来站有免费接驳班车(需提前预约)

园区实行预约参观制,每日限流500人。建议避开清明等高峰时段,选择工作日上午前往。参观全程约需2-3小时,园区提供电瓶车租赁服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陵园内设有饮水点和无障碍设施,但为保持环境肃静,不建议携带宠物或外放音响设备。

这片山水之间的生命花园,以现代方式重构了中国人"慎终追远"的传统。当夕阳将水库染成金色,墓碑上的铜质向日葵装饰反射着温暖光芒,仿佛在诉说: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,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。在这里,对逝者的缅怀与对自然的敬畏,达成了和谐的统一。




殡仪服务:通州殡仪馆|西城殡仪馆|怀柔区殡仪馆

买墓地 来天寿陵园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400-856-6697
去微信搜索添加